欢迎您来到查雅论文网!
期刊论文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学生数学自学能力
2024-01-16

  摘要:随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的学习过程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从教学实践出发,论述了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必要性,给出了提高高中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几个相关具体方案。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学能力;终身学习;独立学习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1高中学生数学自学情况现状分析

  在当前的社会和教育背景之下,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在数学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比其他科目多,取得的效果却不是很好。当这样的情况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很多学生产生了放弃的心理,还有的学生开始讨厌数学或者对数学产生了恐惧。不言而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漫漫地淡薄了,学习成绩也就下来了。这时,随着补课的社会风气盛行,有些家长开始安排学生参加各种补习班。久而久之,学生不用自己去考虑要学什么,一切都有补习老师安排,从而使学生失去了安排自己学习生活的机会,更谈不上自学能力的提高了。

  我对所教的年级抽取三个班级进行了一项调查。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参加过校外补课,有半数以上的学生会在周末去上课。很少有学生喜欢补课,多数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随着时间的流逝,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断地减弱,加上课堂作业的负担过重,所以学生基本上不会有时间去自学。虽然多年来我们的教育制度一直试图改变应试教育,提高素质教育,但是作为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还真需要通过学生独立自学来完成。

  2提高高中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必要性

  自学是提高数学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有具体的目标: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革课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善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从而达到了《纲要》的目标要求。

  自学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一术语自上世纪末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保罗·朗格朗(ParlLengrand)提出以来,已经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终身教育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终身学习成为时尚。现代教育思想达到共识: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包括“教育的一切方面”;终身教育贯穿于整个人生,是人自发地、主动的、持续的教育过程;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涉及人的思想、智能、个性和职业等方面的内容。对于身处现代社会中的高中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要想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极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学的主动性,使其不仅在数学学习中,而是全方位地提高自学能力,从而为自己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提高高中数学学生自学能力的具体方案

  3.1提高学生的文字阅读能力

  良好的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前提,学生读懂了书本上的文字内容才能学会知识。首先要鼓励学生的多读书,读好书。读书习惯要从小培养,家庭环境影响孩子的读书习惯。教师应该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机会鼓励家长培养读书的习惯。我们都知道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许多家长因为历史的原因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加之人到中年,面临着许多生活和社会的压力,没有读书的精力和习惯,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需要提高家长的素质。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不只在语文课上才去阅读。学生的文字阅读能力要循序渐进。古人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例如童年高斯的巧算,海王星发现的故事,印度象棋大师教“国王”下棋的故事,欧拉解决“哥尼斯堡七桥问题”,阿基米德计算“王冠”的重量问题,威尔斯证明“费尔马大定理”问题等等,这些都是既提高了学生的文字阅读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3.2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

  “种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行为;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是一种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处世态度,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一个根本目标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父母言传身教起着榜样作用。爱因斯坦说过:“什么是教育?当你把你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真正的教育是好习惯的养成,它是一种自动化的稳定的行为,就像我们每睡觉前的刷牙、洗脸一样。习惯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培养孩子重点就是习惯的培养。平时我们过多的监督、参与孩子的学习,就让他感觉学习是为了我们,当孩子感觉到学习是为了别人时,学习的动力就会降低。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懂得放手的父母,就会发现越是不监督孩子,孩子的主人翁意识越强烈。我们的放手给了他自我调适、自我管理和自我成长的机会。

  3.3学生的自学过程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

  教师可以提前布置自学内容,并及时检查,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可以根据所学内容提前编制一些辅导性、提示性的知识点清单和过渡性习题,讲新课前先让学生提前做完,然后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有侧重的讲解。我现在使用的导学案教学法就是一种引导学生自学的比较成功的做法。高中数学教材中定理的证明、极限的思想等部分难度较大,学生自学有一定障碍,可以适当的选择适合高中生接受的部分让学生自学。就我校情况来讲,学校已组织教师编制出整套的适合学生学习水平的导学案,难度较大的部分适当的增加老师讲解的内容。由于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全部自学无法实现,所以根据实际情况没有完全采取其他学校的导学案教学方式,而是适当增加了教师讲解的环节所占的比重,逐渐地引导学生自学。

  3.4将课堂还给学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就是要求将课堂还给学生,从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校办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完整、准确地掌握古往今来的科学知识,为他们以后步入社会,走向人生旅途扎下坚实的知识基础。我们要清楚学生与学校、教师的主客体、内外因的相互关系。将课堂还给学生就是从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空间,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使学生真正成为追求知识的人。当然,将课堂还给学生不能放任自流,教师的引导作用不能否定。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生理、心里状况,针对他们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对策,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指导、学生的努力共同完成。我们每位教师要把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当做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首要任务,要耐心设计教学方法,精心指导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