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查雅论文网!
期刊论文
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途径 ——以昆明市西山区团结镇为例
2023-10-17

一、西山区团结镇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分析

西山区团结镇是2005年10月撤销团结彝族白族乡和谷律彝族白族乡合并建立的,位于昆明市西郊,镇政府所在地距里离昆明市中心17公里,有二级旅游公路通往昆明市中心区,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团结镇境内山高谷深,森林茂密,立体气候明显,田园风光优美,居住着彝、白、苗、汉4个民族,总人口38750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1.2%,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农业乡。[1]

(一)旅游资源条件

团结镇位于昆明市西郊玉案山北麓,92%的面积是山区或半山区,主要山脉有棋盘山、笔架山、烈火山、状元山、界山岭和明东山。气候条件好,四季如春,自上世纪末以来,借助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发了许多旅游区,有豹子箐森林公园、棋盘山国家森林公园、桂皇阁峡谷旅游区、欢喜滑草场和万亩果园等景区。豹子箐森林公园是开展森林旅游观光、避暑消夏、探险猎奇和科学考察等活动的理想场所,棋盘山国家森林公园遗留有很多道教文化,现已开发出棋盘宫景区、九龙池景区、杨梅岭景区、花红洞垂钓度假景区和湖滨水上娱乐5大景区39个景点,其中花红洞毗邻昆明著名的佛家古庙。团结镇可为旅游者提供完备的民俗风情浓郁的休闲度假接待服务、休闲农家乐果园观赏和采摘服务、提供特色水上服务,优美而独特的山、水、林风光和浓郁的民俗风情资源为团结镇乡村旅游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自驾车旅游的发展为团结镇提供了丰富的客源

昆明市西山区团结镇东接昆明主城,南接4A级国家风景区西山龙门、西接螳螂江、北靠卧云山、与富民县、禄丰县、安宁市、五华区接壤,交通方便,区位条件良好。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期生活于拥挤,竞争激烈,工作紧张的大城市的人群,为了缓解高度紧张的心理,许多人渴望到郊外休闲观光,体验乡村美丽的风景,淳朴的田园生活。昆明市西山区团结镇朴素的自然景观和浓郁的民俗风情,因此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昆明市居民是团结镇最主要的客源市场,有58%的游客是自己驾车旅游者。[2]团结镇的游客大多以周边地区游客为主,短途旅游占大多数,以省内游客较多,而省外游客则较少。团结镇为游客提供了“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享受农家乐”等集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良好服务,客源市场条件良好和发展乡村旅游的态势良好。

(三)优势项目与政策条件

为促进团结镇经济的发展,搞好新农村建设,团结镇政府在各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结合各村实际,进行合理规划,娱乐设施的修复和完善,对棋台村村间道路的硬化,建公共厕所和垃圾池,“团结火把节”、“团结苹果节”、“团结刺绣”等优势项目的开发目前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团结镇政府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教育事业、农村经济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改善、医疗卫生发面给予了政策倾斜和支持,为团结镇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项目和政策优势。

二、团结镇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效果

(一)团结镇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通过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优化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接待条件。

团结镇加大了财政对农村经济的扶持力度,向罗平引进万寿菊,目前已收到良好的效果。随着对农村破旧道路的硬化,基础设施的整顿和修复,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团结镇镇生态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生态旅游于2004年顺利通过国家旅游局验收,被授予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注重对村容村貌的建设,修建公共厕所,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良好的基础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更方便更优质的服务打下了硬件基础。近年来团结镇投资 1500万元,为中、小学改善教学条件,并配置了200多台电脑,为中小学生减免书费、杂费、住宿费5096人次,金额40.34万元。加大了教育投入,开展农民技术培训、重视人才使团结镇人们素质得到了普遍的提高,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和优质的服务。

2、丰富了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提高了乡村旅游的管理水平和民主参与

团结镇通过弘扬民族文化,开发了具有乡村特色的丰富多彩的吸引物,供游客娱乐休闲,组织了“民族文艺表演队”和“农民时装队”展示团结镇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团结镇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对农村建设进行了合理的规划,注重开发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法制法规的建设,提高农民参与性。成立团结街道办事处服务于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参政议政提供了平台,为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制度基础和民主平台,有利于乡村旅游的参与者更好的有法可依,有权可用。

(二)团结镇乡村旅游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1、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团结镇处于昆明近郊环城旅游带,以其良好的山、水、林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为依托,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已初具规模,还开发了国家级森林公园,卧龙山旅游开发区等,建成了绿色经济示范园,“欢喜滑草场”被评为“全国20大健身著名景观”吸引了众多城市游客,带动了交通运输业、饮食业、住宿行业和农村产品交易行业的发展。通过乡村旅游的产业渗透性和互动性,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资源转化为了新的旅游资源,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乡村旅游是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是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新的突破点,是提高农村文明程度新的切入点和加快旅游产业调整新的着力点。旅游开发对于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都具有直接作用,并达到非常良好的效果。[3]

2、旅游富民,村民生活宽裕

到目前为止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完成2268公倾,实现产值3000余万,全镇乡镇企业1160个,营业总收入9.31亿元。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全镇收入大幅度提高。2008 年,全镇旅游接待人数达到68 万人次,比上年的55 万人次同比增长31. 4%,实现旅游收入1 350 万元,同比增长37. 7%。[4]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乡村旅游,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有利于团结镇当地人就地就业,成为乡村旅游的生产者与服务者。团结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交通运输、饮食、住宿和各旅游景区的发展,有利于当地人就地就业。在对农产品的种植、开发加工等方面也吸收了许多劳动力。另外,团结镇在对绿色蔬菜的种植、万寿菊、团结火腿、团结红富士苹果等土特产品和对旅游纪念品如根雕、盆景竹编、刺绣等的生产和销售实现了对接,减少了许多程序,增加了农民收入。

3、旅游文化的熏陶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和民主制度建设

团结镇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浓郁,发展乡村旅游是对当地文化实行保护的较好途径。团结镇在吸引旅游者的同时也带来了外来先进的科技、文化和思想。当地农民通过与旅游者的交流,能对当地落后的封建思想起到消除作用,改善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不文明的行为,推动团结镇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发展和进步。由于乡村旅游与时俱进的时空概念属性,使得团结镇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团结镇农民的参与,当地农民为了自身利益也会主动积极地改善生活状况,实现新农村建设所要求的管理民主的目标。

三、团结镇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有些路段还是泥沙路,在旅游交通的通达方面还有许多提升空间。公共停车场、公共厕所、垃圾池的数量不足,公用电话亭、餐饮和住宿等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人居环境、住宿环境陈旧,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不足。

(二)经营管理者文化素质和技能不高、经营管理理念和思想意识落后

主要由当地农民承担的经营者,科学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服务意识淡薄,管理水平和思想观念有待提高。在餐饮业和住宿方面对卫生条件重视还不够,未来向规范化、质量型、效益型发展还需要依靠高科技、高素质的人的投入。经营和管理理念以及思想意识的落后,影响到服务质量,关系到团结镇乡村旅游的发展,应加强对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者素质和技术的培训,建立健全经营管理体系。

(三)环境污染、植被破坏严重

到团结镇的旅游者逐渐多了,旅游车辆的增加,造成空气质量逐渐下降。游客进入旅游区带来的大量垃圾,经营者留下的垃圾等白色污染,生活污水排放,建筑垃圾乱扔乱丢,对旅游景点的植被破坏等逐渐给团结镇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如何继续保持乡村性和乡土特色,不再对当地的乡村旅游资源造成进一步的影响应引起重视。

(四)旅游产品竞争力不强,外来文化对团结镇民族旅游文化造成了影响

团结镇具有较好的条件通过开发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旅游产品服务于当地的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但目前市场上的旅游产品开发缺乏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常常限于“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院”,对旅游者参与体验、娱乐的项目还挖掘不够,缺乏对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大众旅游者在进入团结镇的同时带来了先进的思想和观念。但是难免也带来一些不文明,给当地朴素的民风、生活秩序带来压力和影响。应采取各种措施,尽可能地降低团结镇地方文化的独特性散失的风险,避免团结镇的优秀民俗文化出现舞台化、商品化甚至庸俗化的倾向。

四、促进团结镇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途径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应进一步加大对团结镇的资金投入,对泥泞道路的整顿与修建,完善交通,加大停车场的建设、修建公共厕所和垃圾池、加强对住宿环境的整顿,改善卫生条件和餐饮条件,为旅游者提供更加全面和优质的服务。

(二)加强培训,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经营水平和管理能力

针对团结镇相对落后的经营理念、思想意识,加强文化教育,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养和改善经营理念,加强农民的竞争意识,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加强当地农民的旅游服务技能培训,实行规范化管理,健全管理体系,有效解决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共同发展过程中的障碍。

(三)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和植被保护,促进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整合

应科学地做好团结镇新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人居环境的协调发展与规划。和谐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生命线,团结镇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农家乐接待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农村环境的持续改善。应对团结镇旅游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对有机垃圾用于沼气修建,减少大气污染,发展循环经济。对于团结镇的人居环境应进行合理的规划,对团结镇生活污水应加紧治理,达标排放,改善团结镇的卫生条件,餐饮和住宿条件。对河道进行治理,推动团结镇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的综合治理,有利于团结镇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

(四)打造团结镇乡村旅游品牌优势,注重优势项目的开发与建设

应在现有大力发展特色农家、特色农园、民族庄园的基础上建设生态旅游村庄。通过打造三大品牌促进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互动发展。一是打造团结“农家乐”品牌,赋予团结镇以“农家乐”为特色品牌的农业。二是打造团结“红富士”品牌,实现农业经济、旅游经济的对接。三是打造团结“生态、民俗”品牌,使生态经济、生态旅游、绿色经济、民俗文化相得益彰。通过乡村旅游的产业渗透性和互动性,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资源转化为了新的旅游资源,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5]通过加强旅游景区景点与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打造团结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新形象,使旅游者体验到独特的民族文化,通过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团结镇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

综上所述,团结镇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之间存在着良性互动的关系,团结镇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没民主”目标的实现,而团结镇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政策、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等有利条件的支持。为了更好的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应针对存在问题,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互补,加强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的整合,加强农民旅游服务技能培训,处理好团结镇乡村旅游品牌开发与本地特色旅游文化保护的关系,积极创造条件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杨敏.骆静珊.昆明市西山区团结镇乡村生态旅游调查研究.旅游学刊[J].2006(2).

[2]王继庆.中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2).19-21.

[3]窦志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研究——以富民县小水井村为例.昆明大学学报[J]2007(2).7-11.

[4]http://www.ynszxc.gov.cn.

[5]田禾.乡村旅游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

在线客服系统